查看原文
其他

博士夫妻坚持生态种植11年,追求的不仅是果蔬自由

点击右边星标👉 一条风味地图
2024-09-07

在北京顺义乡下,有一对博士夫妻石嫣和程存旺,他们彻底扎根在农场,坚持生态种植,下地务农已有11年。

夫妻俩都学农业管理

石嫣是清华大学博士后

程存旺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

2011年,石嫣和丈夫、也是同门师弟的程存旺,放弃了光鲜的工作机会,到乡下白手起家,当起农民。跟大部分人想象中逃离城市、归田园居的悠闲画风不同,夫妻俩用学来的干货,垦荒地,建农场,用生态科学之术,种健康的蔬果。

顺义乡下的农场的冬景

他们的农场,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可持续农业的案例。作为中国社区支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推动者,石嫣还曾获得世界经济论坛颁发的2016年“全球青年领袖”。


不同时候到农场,能看到各种自然之美

9月底,我们远程采访了石嫣,她刚启动准备许久的“双村计划”,将有机农业获得的碳重新封存进土地中,并且将农场作为桥梁和载体,用生态经济振兴整个村庄的经济。
她告诉我们,作为农业人,她的理想与追求,远不止于自给自足的蔬菜自由,也不是将农场当作经济体发展,而是重建人和土地的连接,用生态种植的理念改变和影响他人。


石嫣是80后,在河北保定的一个普通城市家庭成长,爱时髦,在家连碗都懒得洗。

她从本科到中国人民大学读硕博,再到清华大学念博士后,拿的都是管理学的学位,主攻农林经济管理。作为一个标准学霸,石嫣和纯自然的农学有些距离,本应走学者的路。

“26岁之前,我都不知道吃的东西是怎么生产的,谁生产的。”但2008年一次阴差阳错的美国农场之行,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。

成天日晒雨淋,石嫣的肤色逐渐向土地“靠拢”
她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推崇自然耕作的小农场里当农民,培土育苗、除草浇水,所有吃的都是自己亲手种植出来的,这样的日子维持了小半年。
种地比石嫣想象的难太多了,刚开始她甚至觉得每天都在经历煎熬。
一阵大风刮来,能把三四个人才能围起来的大树吹倒,辛苦种下去的茄子辣椒苗被连根拔起。拒绝任何化肥的耕种,有太多时间要花在除草这件无聊且疲惫的事情上。
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,除了午休的1小时,她都得在地里持续劳作。对于一个爱美的女大学生而言,手指甲里塞满了土,两个手指关节,不断开裂,用再好的护手霜都不管用。
但在她现在看来,人正是要经历很多无意义却要寻找到意义的时刻,才会有变化。
一场暴风雨过后,茄子辣椒苗奇迹般复活了,扎根土地,开花结果。无数个除草的日夜后,她也逐渐找到了乐趣

“当你跪在一片土地上时,你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。小蚂蚱有时候突然出现在你面前,秋天的时候它们就长大,颜色也会变深。一些小的有胡须的飞虫,有时候会飞到手上,用它小小的胡须胳肢我。”

从事有机农业的年轻人
她还发现了一群不太一样的农民:所在农场的农场主,是受过硕士教育的一对年轻夫妇;还有一位从东海岸自驾而来的19岁女孩,已经在好几个国家农场工作过,干起活儿来毫不含糊。
他们都反对盲目的机械化大生产和化学化耕作方式,通过种有机蔬菜,及在地化社区供应,过着简单却又低碳的生活。

美国农场的实习只是起点,真正让她决心成为农民的,是中国传统农业的智慧。
结束实习离开美国前,石嫣第一次见到《四千年农夫》的英文原著,回国后,她把这本书翻译成了中文。1909年,当时的美国农业部土壤所长、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土壤专家富兰克林·金远渡重洋,考察东亚三国古老农耕文明,想为本国农业面临的水土污染等问题找点答案。
“我突然有一种感觉,好像本来觉得去美国去取经,结果最后取回来的是一本关于我们中国传统农业的经。”
回到国内后,随着经历更多实地调查和实践,她越来越觉得:与其关在屋子里做学术,不如自己去成为一个真正的农民,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,并创造一种“可能”。这种“可能”在石嫣看来,是让更多年轻人看到生活并工作在乡村的可能性,而且这种生活质量相对城市是而言更高的。
中国的农业文明持续了五千年之久,三角洲平原的人们建堤坝、挖运河,用富含有机质的淤泥肥田,既实现通航,又滋养农田。土地资源很紧张,食物产量依然能够养活中国人。
绿色革命以来,全球农业越来越多使用和依赖石油能源的化肥和化学合成农药,并以低廉的食物为生产目标,大量生产、大量消费、大量浪费,这也导致了食物体系的严重不可持续。长距离运输,过度追求美观和包装,吃不完的外卖餐食……相关数据中,全球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。

我们不能一边浪费,一边向土地索要。

中国传统农耕的智慧,包括稻鸭共作、桑基鱼塘等,这些不该只成了遗产,得传承下去。
生态种植的重点就在于,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链条,人在其中的角色不应该是掌控者,而是一个协调人。

“我面对的首要问题,便是怎样和习惯了使用化肥的农民打交道。其实,生态农业并不是倒退回历史,而是用现代管理传承传统农耕智慧,其实这种耕作技术才是难度更高的,因为你要用90%的精力去减少植物生病或让昆虫繁殖成虫害的机会。”

他们说她傻,你用一点化肥,地里的东西长得好又多,卖好价钱,吃的人谁看得出来?书里学来的一大套理论,一时间变得有些鸡肋。
石嫣、程存旺夫妻俩和一帮学生,先埋头在田间干,买有机肥,为育苗前的土壤增强机能,“真的是视金钱如粪土”。
为了让地里的叔叔阿姨们相信回报,他们去了北京市区四处拉订户,拉不到陌生人就先从学校老师们那里开始。一天天地往返城乡,有专业背书,也有悉心耕作,这群年轻人的行动逐渐有了回报。
她记得,后来,那个说她傻的叔叔,向她要了几株农场培育的番茄苗,要带回自己家种。因为“你们的番茄真的好吃。”

生态种植下的蔬果,因为受自然界影响比较大,它的口感也不能完全标准化。下过一场雨后,味道就会产生变化。但是,大家能感受到最明显的区别是,水果类的,香气更浓;蔬菜类的嚼劲更足,能感受到粗纤维。菜有菜味、肉有肉味。

现在这个季节,他们在露天的菜地里种了玉米、秋葵、辣椒,为了冬储还种了白、红萝卜和大白菜。大棚里更加丰富,南瓜、茄子、各类叶菜比如生菜、小油菜、小白菜,每个季节都能有四五十个品种。

每天夫妻俩会根据农场可采摘蔬菜数量,加入到农场会员订单系统,会员点单结束后,清晨,地里的农民就把蔬菜按照数量采收并运到配菜房,农场在配送装箱上也尽量做到环保,减少使用塑料制品,用稻草绳和牛皮纸袋包装,蔬菜箱也每次都回收,次日中午前就能送到北京订户家里。

她和丈夫程存旺的相识,也绕不开“土”。程存旺大学学工程管理,但看过一本名为《中国农民调查》的书后,决定换个行当,便跨考到人大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,研究三农问题。

他也对种地务农很有兴趣,在实验田做志愿者的时候,他遇上了从美国回来的石嫣,一场“土”味爱情向他们袭来。

夫妻俩特别的有机婚礼
2011年两人结婚,婚礼实在是接地气。“他骑着一辆自行车,把我从村里接到了农场。我觉得这事儿很“潮”,没房没车没存款,是真正的裸婚。”

婚宴,所有的食材都从附近的有机农场采购,“光盘行动”是基本操作,宾客们被鼓励送农产品代替份子钱。

核桃戒指

“我还特地拜托村里的老师傅,用核桃做成了一对独一无二的戒指,当作我们的定情信物。”

自家地里摘无花果,直接放嘴里,甜
十一年里,沃土打枝,下地除草,仔细查看一百多种蔬果的状态,是夫妻俩的日常。
不只是她的小家庭,在农场里,二手循环早已成了所有人的生活理念。

走进名为“棚友食堂”的公共区域,桌椅板凳置物柜,墙上挂着的菜篮子,都是从村里乡亲家中淘来的。没有一次性餐具,大家吃完饭,会用麦麸先把碗里的油抹去,再用水冲洗,节约点滴资源。

90后00后们都叫石嫣掌柜,叫程存旺镇长

(因为他曾在常州的一个乡镇挂职副镇长)

更重要的是,越来越多年轻人认可了两人的生态农业模式。不少人把家搬来了乡下,更多的职业和身份逐渐在农场产生,让“农民”二字的意涵更加丰富。

刘晓龙来“北漂”,别人去城里,他下地

寸头,黝黑的皮肤,85后南京人刘晓龙,管理农场生产,比如哪里种什么、怎么种最优,都得经过他。他还要给蔬果拍照、撰写文案、设计景观等,每天都满满当当。

他大学学的服装设计,硕士读了陶艺,毕业后却总找不到自己的状态,“虚头巴脑了一年,想要从头开始,那何不试试做一做最基础的工作?”

他扎进苗圃当园丁,不再是那个摆弄陶瓷的艺术家,大家觉得他可惜了,但他却逐渐在耕作的过程中,找到自己的节奏,成为了“大地艺术家”。

“在户外跟随草木经历一年四季,身体有了很大的恢复。”生活单纯了,刘晓龙还发现了与蔬菜植物相处的哲学,“你播下去一个菠菜,它长出来绝对是菠菜;它渴了,会通过叶片告诉你。它们有自己特有的语言。”

倪广轩在村里,每天5点起,8点睡
而对于90后倪广轩而言,最大的乐趣则是漫步在农场里,思考今天的创新菜单可以用上哪样蔬菜水果,可以做紫薯面包,或者利用剩余的无花果,做一些果酱。

倪广轩大学学烹饪,手握营养师资格证,毕业后去了一家不错的酒店做厨师。但他下意识不喜欢酒店过于繁杂又不健康的烹煮方式,没多久就辞了职。

倪广轩正在做无花果酱

小时候在乡下生活的回忆让他对种地有着很浓的兴趣,后来的三年里,他在农村租了6亩地,种有机蔬菜,维持最简单的生活。来了这边后,开始在农场里创业,做烘焙。

新农民们和石嫣在一起
还有的年轻人,是从农业大学来的研究生,把实验室里的成果拿到育苗棚里,一遍遍实践;有些是短暂“脱轨”的都市人,到农场以志愿者的身份,寻找生活更多的可能。

大家大多住在村子里,每到周末,就结伴去附近爬山,如果想看场电影,也可以晃晃悠悠地进城,再自在而归。 

年轻人镜头下,不同时节的农场梨园
闲暇时间,大家相聚在食堂里一起用餐。石嫣告诉我们,“我们农场的食堂是一定范围内最有机的食堂,应季的蔬果会第一时间送上餐桌。”

蔬菜收成的量大了,或运送不出去,食堂就是最好的保鲜处。比如番茄,他们会把它加工成罐头,之后用来炒菜;还有将多余的豆角做成豆角干,玉米做成冻玉米,水果类的像草莓、杏都会被用来做成果酱。

“我扎根于农场已经11年了,很多人认为农场仅仅只是一个小经济体,实际上某种程度我们通过经济的可持续性促进了生态化。”

他们所在北京顺义区龙湾屯镇的柳庄户村,有“北京最美乡村”的称号。
今年9月23日,石嫣在住的镇上启动了个双村计划,一个是碳汇村,有机农业本身就是减碳标本和碳库,通过有机肥、动物排泄的粪便等将碳再次封存进土壤里,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。

还有颐养村,过去她都把农场作为载体,种菜养猪,给会员配送蔬菜、亲子活动和新农人计划。现在她还会将村子里闲置的一些民宅变成多功能的民宿,用新型消费带动村庄的经济和活力,让村子和村民分配到更增值的收益。

从城里到乡下,举办各类食农教育体验活动

近两年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归农业,在农村包地开农场,这是未来社会的一种新趋势。实际上从十几年开始,就有类似现象的发生,这个过程被称为“逆城市化”。

石嫣两次采访过袁隆平
她曾经采访过袁隆平院士,她记得袁老采访时说过,“年轻人不搞农业,今后是个大问题。如今阳台种菜、屋顶农场、学校菜园,各式各样的新兴种菜模式火了起来,这都是很好的开始。

而在她的设想里,未来,返乡的年轻人不会孤独地去做农业,也许会拥有更好的社区和社群,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。在维持生计、有尊严地活着的同时,新一代人可以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。

编辑:钱雨朦 张昕露

责编:陈子文
部分图片提供:受访者与分享收获农场
部分图片摄影:曹雪童





 近期报道 

《他们辞职卖房建农场,用自然田园治愈生活》‍
《农贸市场变潮流街区,这7家宝藏餐厅值得去!》‍
《杭州9家茶馆甜品店,赏秋太惬意!》‍
《在四川最好吃的小城,我们走进了“宵夜江湖”》‍
《疫情3年她扎根乡村,用美食疗愈身心》‍
《不出国就能尝到的地道韩料,这几家必打卡!》‍

美食台招人啦!如果你爱吃、懂吃、又愿意和我们一起奋斗,就投递简历加入我们吧~

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,如果不想错过内容,

记得进入公众号点击星标哦~
  粉丝专享菜谱 
1500道美味,点击 阅读原文 轻松学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一条风味地图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